关于孔子的名言
您当前的位置:美文美句网 > 名言大全 > 关于孔子的名言

关于孔子的名言

时间:2020-06-04 18:36 作者:海底金鱼 浏览:10 投诉举报

1. 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《论语》--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:远看庄重威严,接触则温和可亲,听讲话则严肃不苟。

2. 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《论语》--聪明好学,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称他为“文”。

3. 君子食无求饱,……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《论语》--君子吃饭无求过饱,……做事要勤奋,说话要谨慎,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,向他学习,以纠正自己的缺点,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。

4. 朽木不可雕也。《论语》--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。

5. 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6. 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

7. 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

8. 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

9.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
10. 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

11. 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《论语》--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,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;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,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。

12. 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
关于孔子的名言

13. 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
14. 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,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

15. 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16. 有德者必育言,有言者不必育德。

17. 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《论语》--即使是小小的技艺,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。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,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。

18. 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《论语》--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,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。他们有优点,我就学习,他们有缺点,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。

19. 不迁怒,不二过。

20. 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
21.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
22. 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”。《论语》--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:“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!日夜不停地流去。”

23. 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《中庸》--任何事情,有准备就能成功,没准备就会失败。

24. 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
25. 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
26. 刚、毅、木、讷近仁。

27. 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《论语》--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,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,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。  

28. 有教无类。《论语》--对人进行教育,不管他是哪一类。

29. 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《论语》--做好了官,有余力就要学习,学习好了,有余力就去做官。

30. 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择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31. 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
32. 修己以敬……修己以安人…修己以安百姓。

33. 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34. 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《论语》--年轻人是可怕的,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?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,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。

35. 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
36. 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《论语》--发愤研究学问,常常忘记吃饭,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,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。

37. 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

38. 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《论语》--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,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?就象牛车没有了輗,马车上没有了軏,还靠什么行走呢?

 

39. 听其言而观其行。

40. 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《论语》--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,唯恐得不到;已经得到了官职,又唯恐丢失掉。假若害怕丢失掉,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。

41. 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

42. 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
43. 不学诗,无以言。

44. 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45. 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。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

46. 士而怀居,不足为士矣!

47. 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48. 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
49. 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。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《论语》--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:看,要考虑是否清楚;听,要考虑是否明确;脸色,要考虑是否温和;容貌,要考虑是否恭敬;言语,要考虑是否忠实;做事,要考虑是否认真;疑惑,要考虑是否求教;愤怒,要考虑是否有后患;利益当前,要考虑是否该伸手。

50. 子张曰:“何谓五美?”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……子张曰:“何为四恶?”子曰:“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为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”《论语》--子张问:“什么是五种美德?”孔子说:“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,却不耗费财用;使百姓劳苦,百姓却无怨言;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;安宁矜持却不骄横;威严却不凶猛。”……子张又说:“什么是四种恶行?”孔子说:“事先不经教育,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;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,这叫粗暴;发布命令迟缓,却突然限期完成,这叫残害人;同是给人赏赐,却出手吝啬,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。

51. 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矣。

52. 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《论语》--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,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,便相距得远了。

53. 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

54. 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

55. 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《论语》--我曾经整天不吃饭,整夜不睡觉,去苦苦思索,结果没有益处,还不如去学习。

56. 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不逮也。

57. 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《论语》--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,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。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,担子难道不重吗?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,直到死去为止,路途难道不远吗?

58. 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《论语》--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:学习文化,修养德行,忠诚不渝,言行一致。

59. 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年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《论语》--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:年轻的时候,血气还没有固定,力戒贪恋女色;到了壮年时期,血气正旺盛,力戒逞强好斗;到了老年时期,血气已经衰弱,力戒贪得无厌。

60. 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《大学》--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,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。

61. 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

62. 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《论语》--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,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。

63. 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《论语》--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,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。

64. 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

65. 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《论语》--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,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?

66. 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

67. 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
68. 贤贤易色;事父母能竭其力;事君能致身;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谓之学矣。《论语》--尊崇贤人,不重女色;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;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;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。这样的人,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,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。

 

69. 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《论语》--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,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。

70. 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《论语》--主张不同,不相互商量事情。

71. 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《论语》--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,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,我也去做,但如果追求不到,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。

72. 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《论语》--他这种聪明,别人能做到,而这种愚傻,别人便难以做到了。

73. 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《论语》--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,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。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,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,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。

74. 饭疏食、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
75. 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

76. 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

77. 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

78. 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《论语》--政就是正的意思。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,谁还敢不行正道呢?

79. 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《论语》--自己不愿干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

80.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《论语》--君子说话要谨慎,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。

81. 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《论语》--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:主观臆断,绝对肯定,固执已见,自以为是。

82.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。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《论语》--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,这是错过了人才。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,这是白费口舌。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,又不浪费语言。

83. 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《中庸》--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,叫做中;表现出来合乎法度,叫做和。达到中和,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,万物也就生长了。

84. 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《论语》--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,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;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,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。

85. 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《论语》--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,那么就是不发命令,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;如果他的行为不正,即使发布命令,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。

86. 兴于诗,立于礼.成于乐。

87. 君于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
最新更新
投诉举报